近日,東莞市農業農村局印發了《關于發展強村公司和農村職業經理人的指導意見》,從新主體、新機制、新路徑、新平臺等多個維度,為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提供了全新的指引。東莞市農資辦以“鄉村講堂”黨建微品牌為重要抓手,一方面通過“走出去”的方式,加強與高校的聯結以及與典型案例的聯系;另一方面“沉下去”拓寬宣傳渠道、擴大受眾范圍,借鑒其他地區“強村公司”的成功經驗,來推動東莞集體經濟的“轉型發展”,助力我市強村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
“走出去”外聯,借鑒經驗促觀念轉變
11月10 - 15日,市農資辦業務骨干與東莞市鄉村振興促進會一同前往蘇州大學鄉村振興培訓學院。在那里,他們與蘇州大學的學者、蘇州市和昆山市農業農村局的同行展開了深入交流,并實地考察了張家港市永聯村、昆山市市北村、吳中區靈湖村等地的強村公司。結合此次學習考察的收獲,在“2024年蘇州大學東莞鄉村振興暨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專題培訓班”上,為東莞100多名鎮村干部開展了發展強村公司的專題輔導。通過這次活動,大家形成了一個共識,即發展強村公司或許是東莞農村集體經濟增長的“第二曲線”。
“沉下去”內拓,展示典型案例推動政策落地
11月19日,市農資辦業務骨干應東坑鎮委黨校的邀請,在東坑鎮凝“新”聚力“百千萬工程”主題活動專題培訓班上,作了題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推動我市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分享。此次專題分享結合了虎門鎮武山沙社區、中堂鎮潢涌村、常平鎮發展村域強村公司,石排鎮、鳳崗鎮、中堂鎮發展鎮域強村公司,以及湖南省紅星村、江蘇省永聯村、深圳市南嶺村等強村公司推動多元發展、開展實業經營、進行股權投資等典型案例,對《關于發展強村公司和農村職業經理人的指導意見》中提出的資產經營型、社會服務型、生產銷售型、工程承攬型、資本投資型等五大經營方向進行了深入解讀。通過主會場 + 14個分會場、線上 + 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對近400名鎮村組干部進行了全員培訓,有力地推動了市指導意見在基層的轉化和落地。
接下來,市農資管理部門將在總結推廣強村公司案例的基礎上,進一步梳理農村職業經理人案例。通過“鄉村講堂”持續引導鎮村探索集體經濟新的實現形式,找準集體經濟增長的“第二曲線”,推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來源:市農資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