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24瀾湄農業農資經貿合作論壇于廣西南寧盛大舉辦。來自11個國家的與會代表齊聚一堂,就中國與東盟,特別是瀾湄流域國家在農業、農資、經貿、技術等領域的最新發展情況展開了深入交流。同時,各方加強了企業、產品以及技術的展示與對接,旨在促進區域資源共享、市場開拓以及貿易合作。

今年是中國與東盟深入推進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關鍵一年,也是瀾湄合作倡議提出10周年的重要節點。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副主任侯順利提出,有關各方可在三個方面增進合作:其一,進一步深化農業合作,共同維護區域糧食安全;其二,進一步加強農資保障,推動區域農業綠色發展;其三,進一步拓寬經貿合作,助推區域超大規模市場的發展。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許顯輝表示,要充分發揮廣西的區位、農資等優勢,深化與瀾湄流域及東盟各國在產業、貿易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推動區域資源共享、市場對接和貿易拓展,積極為促進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提升貢獻力量。
柬埔寨農林漁業部國際合作司司長、瀾湄合作高官會領導普拉姆·索瑪尼指出,瀾湄合作不僅在滿足流域內需求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還為促進全球糧食安全和經濟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各方應加強農業貿易,增強互聯互通,同時在農業投資、農業研發和技術等方面持續加強合作。
老撾農林部農業司副司長西薩隆·金納翁認為,老撾人民從瀾湄合作中受益頗多,尤其是與中國在農業方面的投資合作。老撾政府大力支持農林業發展,老撾的合作社、商業協會等也共同發力,致力于擴大老撾農產品和加工產品的出口。
緬甸的農產品大量出口到中國、歐盟和東盟國家。緬甸商務部貿易促進組織總干事恩寧·桑達十分期待各方能夠深化農業農資經貿領域的合作交流,以促進緬甸農林產品出口,加深友誼,共同推動瀾湄國家的繁榮發展。她還建議,瀾湄國家應攜手提升糧食安全、保護農業環境、推動農業創新。
據悉,近年來,中國與瀾湄五國秉持雙向互利、農業科技合作優先的原則,先后簽署了40多份雙邊農業合作協議,建立了8個雙邊農業合作機制,實施了300多個農業技術合作項目。中國每年向東盟國家出口品類豐富的農資產品,其中向東盟國家出口化肥的數量占中國化肥出口總量的1/4以上。推動農業數字化轉型和農業綠色發展正逐漸成為中國—東盟未來農業合作的重點方向。